• <cite id="8ug0a"></cite>
  • <fieldset id="8ug0a"><menu id="8ug0a"></menu></fieldset>
    <strike id="8ug0a"></strike>
  • 作者: 林落綜合報道 來源: 發布時間:2016-1-11 12:46:30
    《巴黎協定》,獻給未來的禮物

     
    2015年年末,最受關注的國際性事件莫過于11月30日~12月12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》第21次締約方會議(巴黎氣候變化大會)。
     
    此次大會共有100多位國家領導人、近200個國家代表團,以及近2000個NGO團體參與其中,共同致力于對抗全球氣候變化,并以期能夠達成一份“富有雄心的并適用于各方的”全球減排新協定。
     
    回顧近年來一系列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,許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“難”:氣候談判怎么就那么難,怎么就那么難以達成共識?
     
    實際上,氣候談判之所以如此困難,與聯合國氣候談判中的核心原則——“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”脫不開干系。
     
    所謂“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”,是指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共同的責任,但各國由于國情不同,在具體擔負的責任上應有區別。而一到區分責任的時候,困難自然就出來了。
     
    此外,氣候變化談判不像聯合國大會投票一樣依票數多寡通過決議,而是要獲取全體參會方的認可才能達到滿意結果。但各國的國情和訴求各不相同,想要達成一致,難度可想而知。
     
    但慶幸的是,在此次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,各個國家求同存異、心向一處,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》近200個締約方一致同意通過《巴黎協定》。
     
    作為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的最重要產物——《巴黎協定》的達成,標志著2020年后的全球氣候治理將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階段。
     
    新的起點
     
    12月12日,由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》近200個締約方一致同意通過的《巴黎協定》共有29條內容,包括了目標、減緩、適應、損失損害、資金、技術、能力建設、透明度、全球盤點等內容。預計這份協定將于2016年4月由各國領導人正式簽署。
     
    長遠目標——《巴黎協定》的長遠目標是確保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,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.5攝氏度之內“付出努力”。
     
    減排目標——為實現該協定的長遠目標,與會各方同意每隔5年重新設定各自的減排目標。目前已有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交了從2020年起始的5年期限內減排目標。
     
    評估目標——《巴黎協定》設定的初期減排目標,仍不足以實現長遠目標。因此,該協定要求與會各方今后4年內重新評估各自的減排目標,以便適時作出調整。該協定希望,各個國家和地區能夠在可再生能源更廉價、更有效的前提下加大減排力度。
     
    透明度——該協定作出透明度規定,要求締約方匯報各自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以及減排進展,但賦予發展中國家適度“彈性”。
     
    資金——《巴黎協定》要求發達國家繼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援助,從而幫助后者減少碳排放以及適應氣候變化。該協定也鼓勵其他國家在自愿基礎上提供援助。但《巴黎協定》沒有對這類資金援助作出具體金額規定。
     
    承認損失和破壞——該協定包含“承認”損失和破壞的內容,主要是針對由氣候變化引發的災難。
     
    雖然很多人仍認為這一協定并不完美,但卻不妨礙它將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向前大大推進一步。畢竟,《巴黎協定》不是終點,而是新的起點。
     
    中國功不可沒
     
    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參與者,中國在此次《巴黎協定》的最終達成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。這份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協定背后,凝聚著數不清的中國行動與中國智慧。
     
    早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前,中國就主動與美國、法國、印度、巴西等相關大國進行溝通,為推動國際社會在資金、力度等焦點問題上取得共識而不懈努力。
     
    會議期間,中國一直推動在減緩、適應、資金、技術和透明度等方面體現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區分,要求各國按照自己的國情履行義務、落實行動和兌現承諾,為發達國家、發展中國家在巴黎找到共識空間搭建起寶貴的橋梁。
     
    當然,這里說的中國行動遠不僅僅指中國圍繞氣候變化大會所做出的努力,中國正通過把應對氣候變化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,切實履行著保護環境的責任與義務。
     
    “十二五”期間,中國以前所未有、全球罕見的力度,治理污染保護生態環境。如今,中國已是世界節能和利用新能源、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。
     
    面向未來,中國將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“十三五”規劃重要內容,落實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的發展理念,通過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,實施優化產業結構、構建低碳能源體系、發展綠色建筑和低碳交通、建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,形成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。■
     
    《科學新聞》 (科學新聞2015年12月刊 特別報道)
    發E-mail給:      
    | 打印 | 評論 |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|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视频| 99久久人人爽亚洲精品美女|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|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|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视频|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免费了|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|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| 国内精品一级毛片免费看|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| 麻豆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| 国产精品 综合 第五页| 久久精品国产秦先生| 国产精品禁18久久久夂久|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| 久久精品免费大片国产大片|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 | 国产精品欧美日韩|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|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|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| 国产精品推荐天天看天天爽|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|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 |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|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| 亚洲高清国产AV拍精品青青草原| 在线中文字幕精品第5页| 亚洲精品尤物yw在线影院|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|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果冻|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|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|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|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|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|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播放|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|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|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|